PVE 的安装没啥说的,一路 Next,选择 IP 地址的时候,选择和当前路由器同一网段(比如我的硬路由器是 192.168.100.1,PVE 就是192.168.100.2),等我们装好虚拟化 OpenWrt 后可以直接切换到新的 OpenWrt 路由。
装好 PVE 后,电脑浏览器打开 https://192.168.100.2:8006,注意是https,Chrome 浏览器会提示不安全,是自签证书的原因,不用理会,以后可以在设置里替换自己的证书。
用户名root,密码是在安装时设置的,可以选择简体中文,登录进去。

进去后第一件事,左边选择节点 pve - Local(pve),注意这里的 pve 是安装是设置的主机名,右边选择 系统-网络,我的这台机器有四个网卡,要把每一个网卡的自动启用打开。

第二件事,PVE 默认只给添加了第一个网卡的虚拟交换机,需要我们手工给其他的网卡添加虚拟交换机(这里不讨论网卡直通)。
选择节点 pve,然后依次点击 创建-Linux Bridge


注意勾选自动启动,桥接端口填写第二块网卡的名称,如果你有多块网卡,一并添加了。
昨晚以后看上去是这样的

你可以想象一下,每一个网口后面,接了一台交换机,其他虚拟机就接在这些交换机上。
网上下载的 OpenWrt 镜像,多半是 tar.gz 格式,需要解压到 img 镜像格式。
选择节点 pve - ISO 镜像,点击上传

把下载的 Openwrt 镜像传上去。上传完成后,不会告诉你保存路径,需要我们双击下面的日志面板的 “复制数据”这一条,会出现一个对话框,里面的 targetfile 就是镜像文件的保存路径了,需要把这个路径复制下来。

现在开始创建虚拟机,点击右上角的创建虚拟机,名称随便起。

操作系统这里,左边选择不使用任何介质,右边默认。

系统这里,全部默认就行了,机器那里也可以选择q35。我这里选的默认。

硬盘也是默认,建立好以后我们要删除这个默认硬盘,替换为上传的硬盘镜像。

CPU这里,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,几核就选几核。类别选 host,如果默认 KVM 的话,OpenWrt 里识别不出 CPU 真实型号。其他可以默认。

内存这里,分配1-2G就足够了。

网络,半虚拟化性能就足够好了,这里不讨论网卡直通。

最后确定完成,注意不要勾选 创建后启动,我们还要做些设置。

选择刚才创建好的虚拟机,点击硬件,选择硬盘这行,点击上面的 分离。分离好以后删除,CDROM也可以一起删了,用不上。


然后点击节点 pve - Shell,这个就是 PVE 内置的命令行工具

输入命令 :
qm importdisk 100 /var/lib/vz/template/iso/openwrt.img local-lvm
注意这里的 100 是你的虚拟机 ID,根据实际情况来,后面的路径就是刚才上传的镜像文件路径了。最后看到屏幕输出 Successfully,就代表成功了。
回到刚才的虚拟机节点,可以看到多了一个未使用的硬盘,双击。


注意选择 SATA,否则可能会不兼容。如果你的物理硬盘是 SSD,可以勾选 SSD 仿真,性能会好点。点击添加。

现在添加网卡,点击添加-网络设备,

把我们刚才创建的其他三个虚拟交换机添加进去。
然后点击选项,把开机自启动打开,把引导顺序设置为 sata0 优先



全部设置好了以后就可以启动虚拟机了。可以打开控制台观察启动情况,当你看到 IPv6 这样不再输出字符的时候,说明启动好了。可以敲个回车,就看到熟悉的 # 了

输入命令
vi /etc/config/network
把 lan 的 IP 地址改为 192.168.100.3,这里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修改。保存后,重启软路由虚拟机。再次启动后就可以用浏览器进入 Luci 进行配置了,这里不多说了。如果你不需要无缝切换网络,这一步可以省略,直接用浏览器进去 默认 IP 地址配置,用户名是 root,密码要看你下载的固件作者的默认设置。


最后就是切换原先的硬路由网络
1.把光猫的线从硬路由拔下来,插到软路由物理机的某一个口(根据你在 Luci 里的设置),比如第四口,
2.把硬路由的 IP 地址修改为 192.168.100.199,以后就只作为AP来使用了,如果机器有 AP 模式,也可以设置为 AP 模式,这样比较节能。
3.把软路由的IP 地址修改为 192.168.100.1,改好以后需要在浏览器里修改访问地址
4.在软路由里设置拨号(根据你的宽带实际情况设置)
5.其他的 DHCP,端口映射之类的就不多说了,根据需要设置了。
6.这样整个网络就无缝切换好了。手快的话中间断网不会超过1分钟。
共有 0 条评论